取消

数字化技术如何影响银行业务转型

2020-06-23 阅读:1713
文章分类:电商动态

商城系统

《银行科技研究社》:银行目前在既有的传统领域中不断经受技术和以技术为武器的跨界竞争者的双重挑战,数字化转型无论是在银行追求卓越的内部驱动之下,还是在生存之战的外部压力之下,都是必须采取的动作。 

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人类行为最大限度地向虚拟空间转移,并在虚拟空间中完成与物理世界的必要互动。其中,数字化技术是最主要的生产力,将起到关键作用。 

银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宏大的话题,涉及企业战略、架构转型、技术转型、业务转型、其他外部支持等多个方面。限于篇幅,本文着力于与读者探讨业务转型方面的内容:银行当前的业务开展模式是怎样的、技术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从整体模式和具体业务的角度来看)。

1当前银行业务核心模式

“金融”几乎是所有读者都耳熟能详的名词,但实际上在理论界,金融的概念并不是十分统一的,有的将其定位为价值流通,有的将其定义为并不创造价值的交易活动,既有仅按照借贷活动定义的狭义金融,也有囊括借贷和所有信用相关经济活动、各类银行业务的广义金融。这些概念虽然各有区别,但是总体上看,金融是以借贷为基本形式的信用活动,这是银行的基础业务,很多金融业务都是信贷业务的变体,或者说其内部管理思路与信贷管理接近。

银行是商业性的,也就是说银行业务是有盈利目的的。银行管理的三性要求指的是“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因此,银行从事信贷业务是以盈利为目标的,而银行的盈利取决于其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也就是风险成本的高低。所以有人说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银行对风险的管理也是各类行业中重视程度较高、体系较为复杂的。 

稳健经营的银行会在控制信贷对象和追求盈利目标之间寻找平衡,因为银行体系的稳定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乃至社会的稳定,这一点国内外都是如此。每次经济危机首当其冲的就是银行。但银行的效益主要来自于规模,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这两者决定了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息差的规模,这又使银行不得不关注规模的扩张。

揽储、放贷、收息,这三件事就成了银行经营的核心活动,而风险控制就融合在核心活动之中。这个极其简单的业务逻辑“控制”了绝大部分银行人的思维,对很多银行人而言,这就是金融的本质,银行就是依据金融的本质在经营。 

银行拼命争夺信用良好的优质客户,为的是获取一个安全的信贷资产,于是普惠金融就成了世界难题。因为银行集中承担了信用风险(如下图1所示,核心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冲击的关键),所以在骨子里,银行把自己定位为信贷业务的经营者,而非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服务者,从某种程度上讲,银行挣的并非金融服务费,而是资金的风险溢价。

数字化技术如何影响银行业务转型

这也许就是布莱特·金(Brett King)先生认为“多数银行的经营结构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根本原因,因为多数银行的业务逻辑并没有改变。

2从风险匹配的角度,技术或将改变银行业务模式

其实金融的本质不是借贷(借贷是金融的业务表现),而是提供金融资源的配置服务,并协助金融资源的流动。这是“融”和“通”的根本含义,也正是现在常说的服务实体经济,换句话说,从金融的本质角度看,揽存放贷并不是银行必须做的,而只是金融的实现方式之一。在数字化背景下,金融本质会改变吗?也许依然不会,但是数字化却能够改变银行践行金融本质的方式。

数字化是充分赋能个人的,这其中当然包括资金供给和需求信息、信用评价信息的易获得性,也包括为个人做出合理且符合个人偏好的借贷决策的“智能助手”,而这个“智能助手”也许就是银行在数字化环境下的角色。赋能个人意味着个人有能力承担金融风险,而银行未必再需要集中承担金融风险,银行可以因此而真正成为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服务者,也形成供需两端更为对称的风险承担模式(见图2),这也是直接融资模式的最大化实现方式。

数字化技术如何影响银行业务转型

图2所示的这种匹配与目前频繁“暴雷”甚至被取缔的P2P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P2P匹配的是交易需求,在风险防控方面有明显不足,有些P2P平台甚至严重缺乏基本风控措施;而上面的这种数字化条件下的匹配,其本质上匹配的是风险,将资金需求方的风险水平与资金供给方的风险偏好进行匹配,这是基于精确的客户画像、风险画像的“撮合”,而非简单的资金上的“撮合”。

在数字化背景下,国家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对微观经济运行具有直接指导、调控目的的金融政策、信贷政策也是会逐渐数字化的,监管科技的发展方向也是如此。“智能助手”的形式更易于将国家政策作为变量引入其模型中,实现国家微观政策真正在微观层面的数字化执行。

数字化时代的经济模式由于技术对个人能力提升的持续支持,很可能是具有高度自主能力的“自+”经济模式,在这种条件下,普惠金融的解决方案之一也许正是在信用评价信息充分且易获得的前提下的金融风险分散化方案,也可以称之为“自金融”,是一种广泛的基于风险偏好和风险有效度量的金融交易撮合(而非集中的、窄偏好区间金融资源分配),一种代表更多选择权和自主交易的银行业务模式。

基于风险匹配资金的金融业务模式能够覆盖大部分的资金供需关系,而它无法覆盖的是在一般商业逻辑下无法满足的需求,也即市场机制不能解决,需要财政、公益等非商业逻辑主体进行综合考量的部分。 

数字货币可能更支持这种业务模式。我国央行对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公开介绍中已经明确指出,法定数字货币可脱离传统银行账户实现价值转移,使交易环节对账户的依赖程度大为降低,可以像现金一样易于流通。

那么,人们对银行的需求则将从支付便利、资金安全转变为单纯对收益的追求。廉价资金越来越难以获得,从而使银行不得不将存款业务向理财方向转变。这种转变最终可以变成上文所述的业务模式,这样银行能够摆脱资金成本、信用扩张带来的负担,而信贷资金实际拥有方则可能获得更高收益。这种“双赢”会形成资金供给方的风险偏好多样化,也许能够进一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这种业务模式将会改变信用风险的承担模式,也使银行真正将重心回归到金融服务上,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上。银行对自身业务模式转变的思考不应当等着数字货币的降生、扩散再开始,而应当从现在开始充分、大胆地面向数字化未来进行思考。

3技术影响下的银行业务变化分析

本文将银行的业务的主要分类如下: 

传统业务及其延伸业务:存款、信贷、信用卡、支付结算、贸易融资、客户资产管理。

以资产增值为目标的业务:投资理财。 

中间业务:代理、资金监管、托管、投资银行、金融市场(代客部分)。

经济学理论中,在讨论发展问题时,一般会在短期内将技术视为限制因素,而在长期则将其视为变量,熊彼特的经济理论中更将技术视为创新因素。对于以上金融业务,在仅以可信连接、信用信息易获得、数字货币为前提的情况下,部分技术的创新就可以推动业务本身发生巨大变化。

(1)传统业务及其延伸业务 

数字货币对存款、信贷、支付结算的影响本处不详细阐述,从这三项基本业务延伸出去,贸易融资、客户资产管理的业务基础也会随之改变。贸易融资中复杂的产品体现的都是信息不可信、交易对手不可信带来的风险,而这些风险的降低会直接改变产品形态。 

信用卡也面临改变,Capital One在信用卡方面的实践证明了信用卡不是一个单纯从贷款视角出发的业务,而是如何提供更好的消费便利和返利,而卡本身作为介质存在的基础也已经动摇,招行已经在大范围尝试无卡业务。

(2)以资产增值为目标的业务 

投资理财依然符合客户需要,但是从模式上讲,它相当于基于现金的贷款,不具备信用创造功能,跟存贷款业务“揽存、放贷、收息”的模式不一样。

(3)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多是在传统业务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比如代理类业务、资金监管业务等,这些业务如果以数字货币为基础开展,可以在不使用账户的情况下,靠智能合约类技术完成,非常具有自金融的潜力。其实,在信息可信可追溯、平台可监督的条件下,智能合约很有可能成为一种金融服务类应用的简易形态,而非区块链独有的技术,它是一种设计理念而非特定的技术形态。如果沿着这种趋势发展,这些业务未来的经营限制也可能逐渐放宽,因为这类业务的风险主要是服务提供者的信誉,并不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服务基础。

托管业务当前已经比较专业,领先机构的业务规模一般比较庞大,良好的信誉和清算能力是其开展业务的基础。但清算能力有发生改变的可能,区块链技术可能会给结算业务带来改变,并最终影响到清算模式,到时托管整体的业务模式也可能会为之一变。 

投资银行业务中债券承分销业务实际上利用的是银行的筹资能力,本文假定的3个技术条件未必会让债券承分销业务发生较大的业务形态变化,尤其是较大规模的债券承分销业务,但是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改变却可能很大。毕竟,区块链技术有可能通过Token等链上方式替代现有的证券形式,而区块链带来的可信连接有可能大幅简化证券化过程,甚至使证券化也朝向有“AI审计”背书的企业“自金融”方向发展,使可证券化资产的种类增加,规模则有可能更为小而分散。

金融市场业务中的代客交易,银行目前更多利用的是市场资格和席位优势开展的,而自营部分的基础是其自有资金,尤其是在错配中暂时处于闲置状态的资金,这部分与客户服务无关。但如果银行头寸的模式发生变化,自营业务的开展前提就会发生变化,这同样会受到数字货币对银行基本业务模式的影响。

综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的自金融能力会逐步增强,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也可能出现变化。虽然上述分析不够严谨,详细讨论每一类业务的细节问题也超出笔者的能力,但是从这些“粗浅”的分析中读者应该已经能看出,仅依靠部分领域的技术进步,现有银行业务体系就已经有发生较大转变的可能。

从上述分析中也可以看出,要想应对数字化挑战,现有大型金融机构要确保战略方向正确,并善加利用已经取得的优势和掌握的资源,将其转化为先机,以保持主动;而中小银行在潜心探索数字化的过程中,也可以考虑在专业化领域的选择上多下功夫。 

对数字化银行业务模式的展望需要有一定依据,但也要敢于打开思路,就好比没有蒸汽机的时代,你无法想象今天的货运能力,但是已经看到了电灯的光亮,就该去努力拓展电能的应用。毕竟,行业的兴衰更迭是从来不考虑从业者的主观愿望的。 

以上内容摘自《银行数字化转型》一书,经出版方授权发布。

 

文章来源:银行科技研究社 ,作者:付晓岩;

【数商云www.shushangyun.com】致力于提供企业级的电商系统服务,长期为大中型企业打造数据化、商业化、智能化的网上商城系统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提供B2B电子商务平台、B2B2C多用户商城系统、B2C电子商务系统、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供应链管理系统、新零售电商平台、直播电商系统等一系列系统定制开发服务。

点赞 | 0
数商云是一家全链数字化运营服务商,专注于提供SCM/企业采购/SRM供应商/DMS经销商/渠道商等管理系统,B2B/S2B/S2C/B2B2C/B2C等电商系统,从“供应链——生产运营——销售市场”端到端的全链数字化产品和方案,致力于通过数字化和新技术为企业创造商业数字化价值。
评论
发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4008-868-127
售前咨询 189-2432-2993
市场合作 steven@shushangyun.com
广州市数商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13 - 2021 shushangyun.com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系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