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通过不断扩张获得发展,同时也对自身的供应链进行整合,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其供应链整合主耍特点有:
(1)由外延扩张走向内部整合
增长和发展的第一个区别就是青岛啤酒以前走的是外延扩展法,非常强调外延扩张,非常强调对增量资本的投人。青岛啤酒经过对增量资本的投人,实际生产能力在不断接近潜在生产能力。这就是在资本总量没有扩展的情况下,资本产出和净利润翻了6倍的原因所在。2001年,青啤集团提出一个重要口号,那就是从简单的资本投人转移到对存量的挖掘。
要增加效益就必须要内部整合。一个企业能做多大取决于三条标准,第一,是产品能力;第二,产品市场空间有多大;第三,整合资源的能力有多强。只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国内企业实际都存在对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比较弱的问题,扩张的风险非常大。兼并要考虑到地方政府政策、企业文化、企业经营模式、企业职工素质等等因素,成功达成兼并预期目的的企业微乎其微。青岛啤酒并购的很多企业也有种种问题,如职工转制问题、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造问题、品牌整合问题等,而且有些效益持续不好的企业要关闭退出的成本也很高,有些企业生产工艺上不一致,必须投入巨资进行工艺改造和设备改造才能生产青啤的主品牌。
(2)由资本并购走向外部行为协同
协同是供应链管理最大的价值所在,企业发展不管是增长模式还是发展模式,最终都是达到一种协同模式。协同可以减少交易的成本,协同可以提升价俏的创造,协同可以打造行业的市场地位。
资本并购足通过把外部的交易转为企业内部的交易来减少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成本。但是这种增长的模式没有内部行为的协同整合是不能达成预期效果的。
行为的协同管理是通过打造一套成熟的协同行为标准来实现交易成本控制、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的一体化。
目前青岛啤酒外部一体化走的是一种行为一体化道路。因为资本兼并足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是真正难的是把这个厂或者公司买下来后的处理。希望控制行为,实现内部的协同,但是买了厂并不代表自然就控制了它的行为。青岛啤酒如果无法控制并购厂的生产、销售,那并购的意义就荡然无存,而且会给自己加上很多包袱。
(3)强化存量资源的控制能力
渠道模型,包括供应采购渠道→核心企业→分销渠道→终端消费者。对于食品、家电等行业来说,渠道模型实际就是喇叭模型。供应链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准确,会在渠道传递过程中得到放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牛鞭效应”。
青岛啤酒当时就面临这个典型的效应。青岛啤酒的供应相对来说足比较简单的,原料主要是大麦和啤酒花,日常供应主要是包装物,像纸箱、瓶盖、标签等。但是向后就非常复杂,消费终端的多元化决定了分销网络的复杂性。啤酒可以在酒吧、餐厅终端消费,一也可以是家庭购买消费。实际不是终端为主,而是渠道为主。所以多元化的销售模式,决定了其渠道组织耍不断地放大。青岛啤酒连同其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终端促销人员,说其是百万销售大军也不为过。
渠道组织在不断增加,组织的节点也在不断地扩大,但是对渠道成员的控制力呢?多数企业都面临销售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而利润根本没有增加的情形,其根源就在于销售的控制力减弱。
如果市场上促销费用完全失控,造成企业每年的损失就难以计数。大众商品的促销费用主要通过渠道商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买一赠一”和“开瓶有奖”都是通过渠道商去做的,但是促销费用是不是真的到了市场仁呢?估计50%的促销费用都在渠道上被漏掉了,有的是一级批发商拿去了,有的是二级批发商拿去了,有的是分公司拿去了,有的是销售管理员拿去了,只有50%不到的费用到了市场,而这5恻是不是达到了应有的效果呢,企业也不知道。
这种问题的实质是外部资源虽在不断地扩大,但有效产出却越来越少;外部的组织虽在不断地扩大,但是外部组织的控制力却在不断地下降。青岛啤酒面临这样的问题,应对战略就是企业必须从增长走向发展,核心是必须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青岛啤酒供应链管理就是实现战略转型非常重要的实施的手段。
青岛啤酒在海外市场的全球布局是:“先市场、后建厂”,先集中力量,加大传统的美洲、欧洲、东南亚主大市场的营销力度。首先在中同台湾地区建厂,以台湾地区为重点基地深度开发东南亚市场,最后将辐射南非市场,逐步在美洲和欧洲设厂。最终搭建美洲、欧洲、东南亚“金月角”的国际市场框架,完成青岛啤酒国际化世界版图的雏形。
从上面的叙述来看,从东南亚、欧洲到美洲,直至南非市场,青岛啤酒继2002年出口增加1咧(在美国和欧洲均实现1喇的增幅)之后,2004年拓展海外市场的力度进一步力rl强,2004年1一12月,青岛啤酒出口较2003年同期增长113%,每月出口量都在8000吨以上。
2002年10月21日,青岛啤酒和全球最大的啤酒企业安海斯一布希公司(简称“AB公司”)在纽约正式签署了战略性投资协议,青岛啤酒将向AB公司分三次发行总金额为1 .82亿美元(约合14.16亿港币)的定向可转换债券,该债券在协议规定七年内将全部转换成股权,AB公司在青岛啤酒的股权比例将从目前的4.5%最终上升到27%,所有的增持均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H股。
2005年4月,就在世界级啤酒片头AB公司宣布正式增持其在青岛啤酒股权27%之后不久,AB公司亚洲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程业仁指出:“拥有百威啤酒的AB公司与青岛啤酒建立的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
随着青岛啤酒这一步棋的尘埃落地,青岛啤酒国际化的思路愈发明晰:已经百年的青岛啤酒是中国的老牌企业,是一个骨子甩浸透着浓厚本土文化的传统企业,而正是这样一个企业,同样面临着不走真正的国际化道路,就不能完成做强、做大的战略性课题。这种战略性的危机感,催生了青岛啤酒的国际化战略:走真正的国际化之蹈,市场要国际化,企业的内涵也要国际化,青岛啤酒还面临着怎样从AB公司中学习成功的管理经验,并大胆平等利用其在美国的资源“为我所用”的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高速融合,准把顾客奉为上帝,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顾客,谁就是市场竞争中的胜者。只有顾客才是企业的上帝。在青岛啤酒中,这并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空话,因为顾客将是最终决定谁是市场赢家的仲裁者,而他们都是产品的消费者。青岛啤酒相信消费者的信念是来自于其本身,因为消费者对品牌价值与品质的认知,将决定青岛啤酒的未来。
以顾客价俏为导向。青岛啤酒在梳理发展指导思想时,正式提出一项做大做强的新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由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过渡,通过实现为股民、为职工、为消费者服务,来进一步转变机制,真正地与市场接轨,以形成新的企业竞争优势。
消费者忠诚的塑造是青岛啤酒成功的前提条件,也是青岛啤酒百年持续的战略选择。这种战略的实施耍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消费者忠诚塑造在于不断探索获得消费者忠诚的方法和渠道,青岛啤酒必须从3A转向3P(所谓3A指的是让消费者在购买青岛啤酒时,买得到〔Available)、买得起(Accepet)、乐得买(Affordahk),而所谓3P指的是无处不在(Pervasiveness)、心中首选(Preference)、物有所值(Price to value))。当消费者变化的时候,青岛啤酒的战略也要相应作出变化,同样,赋予产品的文化内涵也要变化,这样才可能使一个单一口味的产品,能够适应百年消费者的变化。
第二,消费者忠诚塑造在于不从价格上过分地与对手竞争,而是通过对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分析,通过控制某些关键点,或者通过收购与兼并,去获得比较竞争优势。这种竞争能够塑造一个健康的行业结构,能够使啤酒行业的领导者能够通过竞争去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减少跟随者“反击成功”的机会。
当然,青岛啤酒也十分清楚,追求“消费者忠诚”最大的问题是成本问题,无限制追求3A或3p导致的将是庞大的组织体系与费用开支,所以减少“消费者变心”的另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收购与兼并,不断塑造一个有利于青岛啤酒的行业结构。通过在行业结构中制造“高门槛”来阻止竞争者或替代产品的进人,从而实现相对的垄断。在这一点上,青岛啤酒称得上是典范。
文章来源:CSCP供应链经理人社区;
【数商云www.shushangyun.com】致力于提供企业级的电商平台服务,长期为大中型企业打造数据化、商业化、智能化的电商网站制作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提供B2B电商平台、B2B2C多用户商城系统、B2C网站建设、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供应商系统、SRM供应商管理系统、SCM系统、渠道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系统定制开发服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协助企业打造供应端—渠道端—营销端—数据端等全链数字化运营体系,提升企业运营效益与智慧数字化商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