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国际产能合作日益频繁,企业间国际交往不断深入,供应链在延伸过程中结构愈加复杂,风险来源增多,不确定性增强。全球供应链风险来源主要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部分,影响因素众多。基于此,通过详细分析内外部风险的来源,找出全球供应链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解释结构模型(ISM)对风险核心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化分析,为我国企业今后延伸全球供应链提供参考。
国际经济交往深入化使得供应链全球化成为供应链发展的必然趋势,供应链系统风险来源及其影响因素也随之增多,如自身的复杂性、多变的世界格局和环境影响等。在企业步入国际市场的同时,供应链也变得更加繁杂而脆弱,很多处于底层容易被企业管理层所忽视的风险时刻都在威胁着供应链安全。因此,要清楚地认识到全球供应链风险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对其相互间的关系和威胁供应链的程度进行分析探究,企业再根据自身所处供应链节点的位置和不同供应链的特殊性得出影响自己的风险因素,制订相关风险防御机制和遇到风险时的快速恢复方案,才能达到可控风险及时预防、不可控风险及时恢复的经营状态。
1.国家风险
在全球供应链中,企业向某一国家拓展业务时難免会遇到目标国的政策性区别干预。目标国往往会为达到本国经济的增长而限制外资企业在其国内的行为,通过采取干预性措施限制某些区域、行业内外资企业的数量,采取国有化和区别性手段控制外资企业的投资收益;更有甚者,在外资企业投资一段时间后,目标国突然政策性变化也会导致企业产生巨大损失,此类不可控但实际威胁供应链安全的问题时刻存在。
2.环境风险
因各方面造成全球自然环境恶化问题和目前人类无法通过监控预测的自然现象,是全球供应链风险的一大来源。由于无法控制和提前预防,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对供应链的危害是不可抗的,会造成供应链严重瘫痪,且短时期内无法恢复;另外,偶然性的意外事件给供应链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
3.政治风险
世界格局的复杂和多变性、国家与民族之间不同的政治环境和合作友好关系程度均会成为全球供应链风险来源。政治风险主要指因国家战争、社会冲突、革命或内乱、恐怖事件等的发生对供应链的冲击。这些风险不能使得人身安全得到保障,社会动荡会导致供应链无法正常运行。目标国政局稳定状况、与邻国或发达国家的政治关系、可能出现政治风险的概率都应成为供应链延伸过程中须评估的要素。
4.经济风险
经济是国家发展命脉,国家经济水平和市场环境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全球供应链上每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税务制度的变动、法律法规的限制、货币税率、汇率的波动都会影响供应链的稳定。因此,须时刻关注经济变化,对供应链节点的管理做出相适应的调整。除国际通用的法则外,不同国家对特殊行业的不同规则和相关法律也要格外注意。
5.文化融合风险
不同的地缘环境、宗教信仰、种族、法制建设下,各国家、各民族的基本思想、民俗文化和看待问题的视角都存在较大差异。在全球供应链发展的过程中,须考虑某个国家或地区群众是否欢迎与支持外来企业的投资,企业进驻是否在扩大其规模的同时给当地政府和民众带来利益,有无威胁到当地本产业的发展,企业文化有无和当地的宗教文化、民俗思想相互冲突。如果出现较大的冲突,企业须采取适当转型方案或放弃目标国另外选择其他国家或地区。
6.需求不确定风险
市场环境具有不确定的特征,一款产品的需求量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产品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替代品数量和价格波动、消费者偏好变化等息息相关。市场需求量预估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将需求不确定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时须实时监控市场变化,包括群众喜好、价格波动、政策出台等;并要有高效率的反应机制,能够按照市场变化情况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使两者之间相适应。
1.供应风险
在供应链系统中,消费者对产品的青睐程度除受外部因素影响外,还受供应风险,即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与市场环境不匹配的风险影响。企业高质量的产品经过长期经营在同行业产品中获得良好口碑后,可根据市场消费变化提供相应数量的供应,适当选择饥饿营销手段刺激消费,提升利润空间。一旦企业同产品或同品牌产品出现少数的质量问题,就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不仅前期努力付诸东流,难以重新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和信任,而且短时间内亏损甚至破产的情况也极易发生。同时,企业应随时关注同类产品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产战略,以免发生库存积压、滞销的风险。
2.管理风险
供应链涉及的区域扩大化和链式结构延伸会增加其管理难度,即使企业管理层采用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方式并制定执行标准,同样难以解决鞭长莫及的难题。当管理层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无法在各个地区实施,制度就变得形同虚设,使得整个供应链系统运营协调不一致,随之出现发展缓慢、机制协调不顺等问题,阻碍企业整体发展。
3.合作风险
全球供应链系统中的节点不是单独存在的,需要与其他企业合同作业,促进供应链稳定运作,形成互利共赢局面。在此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合作风险。道德风险。企业之间由于相互缺乏信任而产生欺瞒、失信行为,例如一方为追求自身短期利益而未考虑长期合作带来的共同收益。利益风险。合作过程中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制度的建立须双方达成共识,以免因利益分配不均、责任分配不明引起不必要的风波。员工风险。企业员工的素质、能力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员工应按其特长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建立合理的绩效制度、奖惩制度能有效提高员工积极性,降低因大量人才流失导致的企业内部运行不畅问题。文化风险。不同的领导者管理思想会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差别、战略追求不同均会导致目标差异,使得企业间合作效率低下,违背合作共赢的初衷。
4.信息风险
由于全球供应链规模大、结构复杂,企业大多采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体运作的监控和协调。因全球供应链的结构庞大造成企业所运用的管理系统复杂,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信息延迟、信息泄露、信息扭曲、上下游企业间沟通不充分等问题不断增多。因此,在衔接国内和国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的过程中,应降低因出现信息问题导致的损失,减少产生“牛鞭效应”的可能性。
5.物流风险
全球供应链因其系统的复杂性、范围的扩大性、结构的延伸性特征,产品不可避免地在长时间运抵客户过程中存在物流风险。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因人工操作和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交货延迟、产品破损、供需不符等现象。企业须在接到订单时及时核实配送时间、货物品名、数量和收货人地址等信息,并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选择相匹配的运输工具,对于有特殊装卸搬运要求的产品应清晰标识,以尽可能避免在运输途中发生货物短缺、损坏的现象,造成企业信誉和利益的双重危害。
6.技术控制风险
尽管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全球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方便,但其安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全球化企业的稳定运作。技术的控制会限制供应链作用的发挥,企业管理系统设计的缺陷、服务器稳定程度和运转速度、网络传输速度和各个国家地区间电子信息基础设施的差异性均会给供应链正常运作带来风险;防火墙的设置、病毒、黑客的入侵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旦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就会使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陷入运营瘫痪,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造成巨大的损失。
根据前文所述的风险来源的分类分析,通过归纳总结,全球供应链风险的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
由于全球供应链区域范围广、系统庞大、影响因素多、因素间关系复杂,笔者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影响因素间的拓扑结构,将其分解为层次分明的多级阶梯式结构,以便于发现全球供应链直接影响因素、核心影响因素、深层次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法)的根本原理就是将复杂的系统通过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和电子计算机的帮助,分解为多个子系统,最终结果是将系统构建成为一个多级阶梯式的形状,以便于观察复杂系统的层次结构。
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本文所研究的全球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可绘制出如图1所示的结构模型。结果显示,全球供应链风险系统是一个七层级、阶梯分布的有向结构系统,其中最高一级为全球供应链风险,最低一级为电子基础设施,自上而下表示上一层级因素受下一层级因素影响。
本文着眼于全球供应链,根据其自身发展特点,从供应链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两方面对全球供应链风险来源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包括政治经济风险、环境风险、文化融合风险、供应风险、合作风险等在内的共计12种风险来源。同时,分析导致每种风险来源的影响因素,选择其中较核心的19种全球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法)进行层级分析,将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整理清晰,识别出影响全球供应链风险的直接影响因素5个和深层次影响因素5个,为今后核心企业延伸供应链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采购与供应链专栏,作者:柴廷熠
编辑:云朵匠 | 数商云(微信公众号名称:“数商云”)